行业知识

可燃气体报警器与有毒气体浓度ppm和mg/m³快速换算

2025-03-26 11:00:59 科威

可燃气体报警器与有毒气体浓度ppm和mg/m³快速换算

在工业生产以及各类涉及气体监测的场景中,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仪表可燃报警器对有毒气体浓度的监测数据。而这些数据的单位,ppm和mg/m³,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困惑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ppm和mg/m³这两个单位,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快速换算。

ppm,是“parts per million”的缩写,意为百万分之一,是一种体积浓度的表示方法,用来描述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。比如,5ppm一氧化碳,表示在空气中,一氧化碳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万分之五。

mg/m³,即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,属于质量浓度的表示方法。打个比方,6mg/m³的氨气,代表每立方米空气中氨气的质量是6毫克。

为了更清晰地展现ppm与mg/m³之间的换算关系,以下为大家提供常见有毒气体浓度ppm和mg/m³的换算对照表(环境温度25℃,1.01×10⁵Pa):

图片关键词

在标准状况(STP,也就是0℃(273K)、1.01×10⁵Pa)下,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.4升,这个体积就是该气体的摩尔体积,单位是 L/mol。倘若环境温度是25℃,那么在1.01×10⁵Pa时,气体摩尔的体积大概是24.5L/mol。基于此,mg/m³与ppm之间存在这样的换算关系:

X=M・C/24.5,C=24.5・X/M

这里,X代表污染物以每标立方米的毫克数表示的浓度值(mg/m³);C代表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浓度值;M代表污染物的分子量。进而得出ppm与 mg/m³之间的换算公式:

体积浓度 (ppm)=24.5×质量浓度 (mg/m³)/分子量

在气体浓度单位换算中,还有另一种换算方式:

有毒气体浓度(mg/m3)=有毒气体浓度(ppm)×换算系数(1ppm换算mg/m3)

有毒气体浓度(ppm)=有毒气体浓度(mg/m3)/换算系数(1ppm换算mg/m3)

图片关键词

这里要注意,换算系数为各气态、液态有害物ppm浓度单位换算为20℃,1个大气压下mg/m3 的换算系数,具体数值可查阅GB/T18664-2002附录 B.1。例如乙醛,其换算系数(1ppm换算mg/m3)=1.83。那么1ppm乙醛换算后就是1×1.83=1.83mg/m3乙醛;反过来,1mg/m3乙醛换算为ppm则是 1/1.83=0.55ppm乙醛 。

在实际的工业环境中,对于气体浓度的监测和相关标准有着严格规定。以《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》(GB/T 50493 - 2019)为例,该标准对有毒气体的设置范围有着明确界定。其包括《高毒物品目录》(卫法监发〔2003〕142 号)中的 30 种有毒气体或蒸汽;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8部分:急性毒性》(GB 30000.18 - 2013)中急性毒性危害类别为 1 类及 2 类的急性有毒气体;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《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》中列出的有毒气体;以及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:化学有害因素》中列出的化学有害气体。

在测量范围及报警值设定方面,该标准规定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~100%LEL(爆炸下限);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~300%OEL(职业接触限值),当现有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此要求时,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~30%IDLH(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)。报警值设定上,可燃气体一级报警设定值应≤25%LEL,二级报警值应≤50% LEL;有毒气体一级报警设定值应≤100% OEL,二级报警值应≤200%OEL,若探测器测量范围受限,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5%IDLH,二级报警值不得超过10%IDLH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大部分气体检测仪测得的气体浓度都是体积浓度(ppm),但按照我国规定,尤其是环保部门,要求气体浓度以质量浓度的单位(mg/m³)来表示。

了解ppm和mg/m³这两种气体浓度单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快速换算方法,对于准确解读仪表可燃报警器的数据,保障工业生产安全、环境监测精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。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,大家对这两个单位的换算不再感到迷茫,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循相关标准,确保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安全。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